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chǎn)品分類
- 供應(yīng)產(chǎn)品
- 石雕牌坊牌樓圖片大全_農(nóng)村石牌坊制作
- 石雕貔貅
- 石雕獅子_石獅子圖片
- 石雕麒麟雕刻
- 寺院石雕作品
- 石雕龍柱_文化柱
- 十二生肖
- 浮雕九龍壁
- 華表作品
- 大象雕刻
- 石欄桿廠家_石欄板價格_石欄桿石雕欄桿雕刻圖片大全
- 觀音雕刻
- 孔子像雕刻
- 佛像雕刻
- 四大天王雕刻
- 玉雕
- 浮雕圖庫_壁畫制作廠家
- 世界_中國_著名雕塑賞析
- 石鼎
- 古代人物雕刻
- 聚財金蟾雕塑
- 二十四孝雕刻
- 龍龜?shù)窨?/a>
-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雕塑
- 各種祥瑞動物雕刻
- 石牌坊效果圖_石雕牌坊設(shè)計圖_石牌樓圖片樣式大全
- 佛塔佛教寺院石塔
- 門牌石
- 十八羅漢雕刻
- 青石板材_花崗巖石材_大理石石板廠家
- 公司新聞
- 日晷雕刻
- 工程案例
聯(lián)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wǎng)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為什么說石雕麒麟是中華民族吉祥和諧的形象大使
發(fā)布時間:2013-05-28 00:00:11 閱讀:7342
麒麟傳說和麒麟文化在嘉祥縣傳承久遠,有史料確切記載的第一只麒麟就出現(xiàn)在嘉祥縣,《史記》中也有關(guān)于獲麟的記載。石雕麒麟是中華民族吉祥、和諧的形象大使,石雕麒麟讓祥瑞降臨在你的身上研究麒麟文化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石雕麒麟;麒麟文化;吉祥;嘉祥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命名為“中國麒麟之鄉(xiāng)”,并在嘉祥縣建立“中國麒麟文化研究基地”。同年6月,嘉祥縣“麒麟傳說”被國務(wù)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名錄。麒麟的傳說和麒麟文化在嘉祥縣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不但傳承久遠,而且表現(xiàn)形式十分豐富。麒麟文化不僅見諸于雕塑、繪畫、剪紙、佩飾、衣飾、吉祥物等,還用來祈子求福、贊語、祝詞等。在嘉祥縣建立“麒麟文化研究基地”,更重要的是嘉祥縣是麒麟文化的源頭、發(fā)祥地。有史料確切記載的第一只麒麟就出現(xiàn)在嘉祥縣。
一、西狩獲麟麒麟崇拜遠在夏商周時就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
但關(guān)于麒麟的正式記載,最早見于孔子編著的《春秋》。魯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春天,魯國高官叔孫氏派人到魯國西邊的大野澤畔砍柴。駕車的子粗商發(fā)現(xiàn)一頭像鹿一樣的動物,于是彎弓搭箭,射斷了這頭動物的前左腿。子粗商走到跟前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這只動物根本不是鹿,長像十分奇怪,頭上只長了一只角,尾巴也不是短小的鹿尾,倒像長長的牛尾巴。在場的沒有人認識這是什么動物?;氐搅唆攪紖^(qū),子粗商擔心把這頭怪物拉進城里不吉利,于是就賞賜給了一個虞人,也就是在大野澤管林澤的小官。虞人也覺得不妥,就丟在路旁揚長而去。子粗商回到府后就向叔孫氏匯報了打死怪物的事,叔孫氏也被激起了好奇之心,于是趕到郊外怪物跟前,他左看右瞧,怎么看也不認識它是什么動物。他沉思一會,忽然想起博學多識的孔子,于是立即派人去向孔子請教。據(jù)《孔子家語》載:叔孫氏“使人告孔子,曰:‘有鹿而角者,何也?”’這里要說明一下,這句話里在“角”前邊丟了一個“一”字,“有鹿而角者”,又有什么好奇怪呢!大約2500年前的公鹿和現(xiàn)在一樣都長有角,如果加上一個“一”字,即“有鹿而一角者,何也?”這樣一問就符合情理了。
孔子當即判斷可能是麒麟,但為了進一步證實,孔子讓身邊的學生子貢趕上馬車,把他拉到郊外。在離麒麟還有幾步遠的地方,孔子就說:“好像是麒麟。”再走近一點,進一步斷定:‘就是麒麟!”麒麟本是瑞獸、仁獸,但世人不認識,卻把它錯當成怪物打死了??鬃觽锛叭?,想到自己一生四處奔波,致力推行“仁德,“仁政”,也不為世人理解,結(jié)果四處碰壁,被弄得個西個西惶惶,如喪家之犬,不禁感慨萬端,悲從中來“反袂試面,涕沾袍。”《春秋公羊傳》仰天長嘆一聲:“吾道窮矣!”子貢有些不解,問:“夫子何泣貂”《孔子家語》孔子說麒麟“出非其時而見害”,能不令人為之一哭嗎?
孔子還不住既像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責問麒麟:“孰為來哉?孰為來韶”《春秋公羊傳》現(xiàn)在沒有圣明的天子,你為誰而來呢?你為誰而來呢?現(xiàn)在是周道衰微,禮崩樂壞,世道混亂,來非其時!實在是不應(yīng)該這時候來!
孔子回到家,讓子貢打開編輯了幾年的《春秋》竹簡,于絕望中寫下“十四年,春,西狩獲麟”,拋筆在地,從此不再寫一個字。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絕筆于獲麟”的名句就是指的這件事。
孔子讓子貢卷起竹簡,意猶未盡,又口占一首挽歌以悲悼麒麟:“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唐虞世也就是堯舜時代,堯是陶唐氏,舜是有虞氏。在堯舜圣明天子當政的時代天下太平,天上飛著鳳凰,地上跑著麒麟,悠哉游哉。今天己不是那個時代了,你來了有何追求呢?
麒麟啊!麒麟啊!我真是憂心如焚啊!現(xiàn)在讀來仍令人蕩氣回腸,不忍卒讀??梢娍鬃訉Λ@麟一事多么重視,對麒麟現(xiàn)身的不逢時并被射殺多么傷感。
叔孫氏知道人們把吉祥的麒麟錯當成怪物打死了,也感到非常惋惜,就派人把麒麟運回捕獲它的地方,歸葬于大野澤畔,并堆起高高的土臺以示紀念,后人稱之為麒麟家,在今嘉祥縣城東。解放初,尚有“麒麟家”之墓碑。公元621年即唐武德四年,因在嘉祥曾獲過麟,特設(shè)麟州,治所在嘉祥。金皇統(tǒng)七年,即1147年,嘉祥縣遭洪災(zāi)被淹,劃嘉祥縣東部和任城西部單列一縣,因此地出現(xiàn)過麒麟,特命名為“嘉祥縣”,沿用至今。
《左傳》也記載了獲麟一事:‘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粗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后取志”《左傳》進一步點明了獲麟的地點在大野澤,并記載了由于不認識麒麟引發(fā)的一點小曲折。后來的《公羊傳》對此條解釋得更加詳備,書中指出在孔子晚年,有三件事對他刺激很大:一是得意門生顏淵的死,他非常悲痛:“臆!天喪予!”二是愛徒子路的死,孔子捶胸頓足:“臆!天祝予!”三就是麒麟的死。其中尤以麒麟的死對他打擊最大,使他的心理受到極大的創(chuàng)傷,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以致對自己為之奮斗了一生的“克己復禮”大道喪失了信心,發(fā)出了“吾道窮矣”的悲嘆!從此孔子郁郁寡歡,兩年后這位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終年73歲??鬃映錾澳赣H顏氏曾夢見麒麟送子。吉祥石雕麒麟的和孔子故事,孔子“夢麟而生”,現(xiàn)在又“遇麟而死”,因此人們稱他編著的《春秋》為《麟經(jīng)》或《麟史》。
二、世上到底有沒有麒麟史書則記載鑿鑿,但是由于長期以來人們沒有見到麒麟活體,加之后來人們在麒麟身上陸續(xù)添加許多美好的元素和神話色彩,使麒麟在各種藝術(shù)形象中出現(xiàn)差異,所以有些人就認為麒麟是存在于神話中的靈異之物,是吉祥和諧的化身。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麒麟呢?這就涉及到《春秋》等書記載的真實性問題。
孔子作為治學嚴謹?shù)恼渭摇⑺枷爰?、教育家,關(guān)于如何記錄歷史事件他有三條原則:一是“述而不作’《論語•述而》。也就是說孔子編著《春秋》等書時只是客觀地記述發(fā)生的真人真事,不在主觀上創(chuàng)作,連評論也沒有,只在個別字句上寓有褒貶,體現(xiàn)“微言大義”的宗旨?!洞呵铩愤@部書,簡直就是一個大事年表,提綱掣領(lǐng),言簡意賅??鬃诱砉糯姼杩偧对娊?jīng)》及《周易》、《儀禮》等,都是體現(xiàn)這一原則,只是在前人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上進行校勘正誤。
二是反對“道聽途說”。“道聽途說,德之棄語"《論語•陽貨》把道聽途說的東西寫到書中是違背職業(yè)道德的?!洞呵铩酚涗?ldquo;西狩獲麟”,不是道聽途說,從史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子他老人家不顧71歲高齡,曾親臨驗看,最后才確定為麒麟。
三是“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鬃訌膩聿徽?wù)摴之?、暴力、動亂、神鬼之事,更不用說把它記述在書中了。清代有位大文學家袁枚寫過一本《子不語》,就是專門收集當年孔子從不談?wù)摰纳衿婀之愔?,也可作為孔子治學態(tài)度嚴謹?shù)淖糇C。
可見《春秋》記述西狩之麟不是荒誕不經(jīng),麒麟雖然長得有些怪隆的,但卻是一頭現(xiàn)實中的動物。中國最早的一部工具書《爾雅》在解釋什么是麒麟時尤為詳備:馨(即麟),詹身,牛尾,一角。”《爾雅•釋獸》詹就是璋子,其身體比山羊大不了多少,詹身是說其身體像璋子一樣。而對一向被中國人視為四大靈物的“麟、鳳、龜、龍”中的“鳳、龜”,書中解釋極為簡略,根本就沒有提到“龍”。為什么不解釋“龍”呢,因為“龍”根本不存在。由此可知,《爾雅》的作者治學態(tài)度也是嚴謹?shù)?。對?ldquo;龜”,僅從爬行動作分了類;對于“鳳”,僅草草解釋:“鷗,鳳,其雌皇”《爾雅•釋鳥》皇,即鳳凰的凰。明白無誤地說鳳凰就是五彩野雞。到底龜與鳳是什么樣子,看了后仍不得而知,為何《爾雅》對麒麟情有獨鐘?可見當時人們對麒麟是格外重視的,也可能因為龜、鳳是常見之物,毋庸多費筆墨,而麒麟世所罕有,多數(shù)人難以辨識,故而對其外貌特征詳加描述。稍后的漢代經(jīng)學大師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也堅持了《爾雅》中對麒麟的描述。清代訓話學家、經(jīng)學家段玉裁對《說文解字》進行注釋,在“麟”目下注:‘狀如詹,一角,戴肉,設(shè)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
《史記》也記載了另一樁獲麟的事情。據(jù)《史記》記載,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到雍地打獵,捕獲了一只白色的麒麟。大概因為麒麟長相古怪,大臣們對其是什么動物一時辯認不準,為此進行過爭論,有人認為是“鹿”,即抱子,有人認為是麟。經(jīng)過一番爭議,最后確認為麒麟。漢武帝為圖吉利,遂改年號為元狩年,并作“白麟之歌”以記之。封建社會有些官僚或無聊文人想討好皇帝,編造什么祥瑞之事也是有的,比如一棵麥子長出九個穗、龍翔于天等。
《史記》記載的漢武帝獲麟一事是否也是附會祥瑞呢?《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位治學非常嚴謹?shù)膶W者,敢秉筆直書漢代開國皇帝劉邦的過錯,還冒著殺頭的危險為李陵鳴不平,是一位直言敢諫的凈臣。
有人評價他寫的《史記》“其言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這樣一位史學家,他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去阿訣皇帝,附會什么祥瑞,從而杜撰吉祥之物麒麟。大約公元前104年,即距武帝獲麟僅18年,司馬遷開始寫《史記》,由此推之,武帝獲麟這一重要史料不是走訪搜求而來,而是當時發(fā)生的一件真實的大事。司馬遷當時是否在現(xiàn)場親眼看到麒麟,我們無從考證,我們只知道他公元前116年任漢武帝侍衛(wèi),距武帝獲麟僅僅6年,但作為一個以治學嚴謹著稱的學者,恐怕在寫獲麟時也是十分嚴肅的,會慎重其事的。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在《史記》的序言里曾兩次提到麒麟,一是說他父親老司馬公臨終時交待他要在魯哀公“獲麟四百余年”后繼《春秋》而續(xù)寫歷史;二是在說明《史記》記述歷史的終止年代時,仿效孔子修《春秋》絕筆于獲麟的做法:“至于麟止。”即“寫到麒麟再次來到人間時為止”,同樣“絕筆于獲麟”。因此后人把“麟止”當成了“絕筆”的代名詞。
近幾年有人抓住《公羊傳》中麒麟“何異爾?非中國之獸也”的說法,望文生義,認定麒麟是生在外國的,更有人武斷說是非洲的長頸鹿。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那時的“中國”僅指現(xiàn)在的中原一帶,更集中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所以當時中原各國稱秦為“夷狄之邦”,稱楚為“荊蠻之地”。春秋時乃至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先人仍沒有今天地域上的“外國”的概念,何以從“非中國”的非洲跑來長頸鹿呢?假設(shè)是長頸鹿,《爾雅》等書上應(yīng)當首先注明“頸長”這一獨一無二的特征。
又有人考證石雕麒麟就是今天看到的“四不像”。就憑“四不像”并非稀有動物這一點,也不致于很多人沒有見到i立“四不像”在清代野外雖然難以見到,但皇家御苑還有一大群,想必在兩千多年前其存有量更多一些,為何很多人不認識呢?
又有人說麒麟就是犀牛,因為乍一看犀牛也像長了一只角。但犀牛腰身粗壯,與“詹身”相去甚遠。有人考證膺”即小鹿,又說是璋子,璋子身體也只有山羊大小。兩種說法均表明“詹身”是說體型較小,古人還不致于馬虎到把“牛身”一樣大的犀牛描述成山羊一樣小的“詹身”。
總之,把麒麟說成今天的什么動物是可笑的,把麒麟說成古人想像中的靈物如“龍”一樣,本來在世上是不存在的,也無法解釋《春秋》、《爾雅》、《史記》、《說文解字》等權(quán)威性很高的書中為何都鄭重地提到它。所以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獲麟解》一文中一開章就劈頭說“麟之為靈昭昭也。詠于詩、書于春秋、雜出于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三、麒麟是中華民族吉祥、和諧的形象大使“麟者,仁獸也”《春秋公羊傳》它的肉質(zhì)獨角,古人贊譽為“設(shè)武備而不為害”,因此麒麟又是吉祥、和諧的象征。作為中國現(xiàn)代最權(quán)威工具書的《辭海》在釋麒麟雕刻中明確指出其“多作為吉祥的象征”。
最早歌頌麒麟品德高尚具有仁愛、寬厚之心的詩歌是《詩經(jīng).國風.周南》中的懈趾詩,有的版本是懈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吁暖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吁暖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吁暖麟兮。”這首詩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不踢人的麟蹄,好比公子多誠實,麟真值得贊美啊!不抵人的麟額頭,好比子孫多仁厚,麟真值得贊美啊!不觸人的麟頭角,好比子孫多寬和,麟真值得贊美啊!”有人認為這首詩是用麟麟的優(yōu)良美德,來贊嘆文王后妃及其子孫宗族都有才德,實際上,這首詩是正面歌頌麒麟美德的,因為三節(jié)詩最后都落腳到贊美麒麟上,一詠三嘆,激昂’慷慨。
麒麟在形象上具有吉祥、和諧之征。特別值得研究、品味的是麒麟不僅只生一只角,而且這只獨角還是“肉質(zhì)”的,“設(shè)武備而不為害”。中華民族在麒麟“肉質(zhì)獨角”上寄托了極其獨特的價值觀:有角足以對敵人構(gòu)成威懾,突顯了有效防衛(wèi),但又不能對對方造成傷害,彰顯了與人和諧相處的仁德。
孔子提倡“禮讓為國”《論語•里仁》、“鄰國相親”《孔子家語•賢君》。他理想建立一個“千年無戰(zhàn)事”的和諧世界。“和為《論語•學而》、“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吉祥和諧文化形象大使的麒麟傳達的正是上述價值理念。這一價值理念最典型的代表作就是長城。秦始皇雖用武力統(tǒng)一了六國,但對當時被認為周王朝化外的匈奴,卻只是在燕趙等國建設(shè)的基礎(chǔ)上,花費巨大人力財力構(gòu)筑了人類歷史上最浩大的防御工事—長城。顯然,萬里長城就是再高大、再堅固、再牢不可破也僅僅是為了防御,為了有效的自衛(wèi),猶如麒麟之有角;長城不會主動進攻匈奴而對別人造成威肋、,猶如麒麟角之為肉質(zhì)。
麒麟“肉質(zhì)獨角”代表的價值觀的另一個典型代表作就是十五世紀初鄭和七下西洋。那時的明王朝在經(jīng)濟上、科技上特別是在造船技術(shù)上、軍事上都無人能敵,當今的一些世界強國在那時甚至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民族國家。在鄭和下西洋八十年后的西班牙哥倫布探險隊乘坐的船簡直無法與明朝的大海船相提并論。哥倫布以及后來西方探險家們每登上一塊新大陸,總是以殺戮搶劫來炫耀武力,以攻城略地搶占地盤為目的。而由數(shù)十艘海船、兩萬多名水手組成的在其后一兩百年中仍無人可以匹敵的鄭和龐大船隊,卻到處傳播友誼,與當?shù)厝似降冉灰?,互通有無,頂多在內(nèi)心深處有些炫耀先進和力量的念頭,向外界展示了一下似乎不容侵犯的“肉質(zhì)角”而己。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的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在《大國崛起》一書中怒斥西方列強在探索海洋的同時,到處殺人放火搶劫財物,強占殖民地的罪行,同時也盛贊中國鄭和的船隊未殺一人未搶一物。
麒麟文化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麒麟身上寄托了儒家與人為善、寬以待人的理念??鬃幼鳛槿寮椅幕膭?chuàng)始人和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用一個“恕”字來高度概括他的思想,又用八個字對“恕”作了解釋:“己所不欲,勿施于九”《論語》一個“恕”字堪稱中華民族精神之魂,這也是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最根本的不同。
麒麟這一物種消失之后,歷代藝術(shù)家根據(jù)想象開始在麒麟身上附加了自己的許多理念,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集合到它身上,使它逐漸改頭換面:龍頭、虎腰、獅尾、蟒鱗,或牛蹄或馬蹄或狼爪,或獨角或雙角,吉祥和藹之象,也變成了怒目雄視的威武形象,使它由一個可親可愛的動物逐漸演變成了一個被神化的藝術(shù)形象,成為多種文化元素的復合體,成為各種藝術(shù)形式表達的重要題材:雕塑、壁畫、繪畫、長命鎖、玉佩、織錦、年畫、剪紙、刺繡等,甚或走進了舞蹈。因為孔子為“麒麟送子”,故民間還有跪拜、祭祀麒麟,向麒麟許愿求子的風俗。
麒麟出現(xiàn)象征太平盛世。古人又認為麒麟“非明王不出”,只有圣明君主在位才會出現(xiàn)“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春秋公羊傳》。麒麟出現(xiàn)說明社會政治清明、國運亨通。
古人用麒麟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如“麒麟兒”喻穎異的小孩子,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徐卿二子歌》詩中有一句:“并是天上麒麟兒”。還有麒麟種、麒麟雛、麒麟手等作為對英雄、才子的贊美之詞。西漢時建麒麟閣,用來珍藏國家貴重典籍,又繪功臣畫像于閣上,后來多以畫像于麒麟閣表示功勛卓越者的最高榮譽,類同于唐代的凌煙閣。唐代的秘書省又稱為麟臺,也是喻人才薈萃之意。
麒麟文化的不斷發(fā)展、豐富,其內(nèi)涵己由最初的“吉祥,、‘和平,、“仁愛,,“仁獸,,“瑞獸”,外展為美好、勇敢、避邪、鎮(zhèn)魔、賜福、送子、才華、穎異、健康長壽、婚姻美好等等內(nèi)容。在麒麟身上寄托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時必須指出的是,龍并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崇拜“龍”,并沒有把“龍”當作圖騰,而是把“龍”視為權(quán)力和地位的象征。龍文化僅僅是封建帝王的專利,他們自稱“龍子龍孫,“真龍?zhí)熳?rdquo;,住所、衣物均可享用龍文化,而平民百姓用了就犯忌,輕則坐牢,重則殺頭。只有封建帝王獨霸自稱是龍的傳人的權(quán)利。龍崇拜實際上是權(quán)力崇拜,今天的官本位乃是古代龍崇拜文化的遺存!我們從古代小說、詩歌、民間故事中經(jīng)??吹降氖菍埖某蠡驮鲪?,如孽龍、毒龍、惡龍等蔑稱很多,表達了老百姓對龍的厭惡和仇中良《西游記》中魏征夢斬蛟龍、《封神演義》中的哪吒鬧海等情節(jié),龍的形象都是反面的。談到龍人們有一種恐懼感,因為你不敬龍畏龍,龍就懲罰你,所以人們只好被肋、迫而敬龍。相反,人們幾乎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附加到了麒麟身上,談到麒麟人們有一種親切感。同時“我們是龍的傳人”的命題是不確切的,是現(xiàn)代人的誤唱誤傳。與其說“我們是龍的傳人”,還不如說“我們是麒麟的傳人”更確切,因為我們都是麒麟所送之子。麒麟才是官民同尊、屬于全民族的吉祥物,麒麟更應(yīng)當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總之,麒麟文化與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戰(zhàn)略思想一脈相承。麒麟是中華民族吉祥、和諧的形象大使。在中華民族實現(xiàn)復興、和平崛起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視為“威肋、”的今天,宣傳麒麟文化更有現(xiàn)實意義。
麒麟,中華各民族頂禮膜拜的圖騰美之集合;麒麟,人類苦苦追索的至德至善之化身。春秋以來,齊魯大地、大野澤畔日夜流淌著一曲激揚而壯美的麒麟之歌。主旋律是仁愛、和諧、和平和吉祥。
獲麟堆即麒麟家。其他如《公羊傳》、《谷梁傳》、《孔子家語》、《歷朝綱鑒匯纂》、《東周列國志》等皆有記載,其內(nèi)容基本相同。后來,嘉祥的有識之士為了紀念“西狩獲麟”,又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筑了麒麟臺,亦名獲麟臺。因“西狩獲麟”而產(chǎn)生的詩文首推孔子的《獲麟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另,東晉袁宏《北征賦》記載:“所聞于相傳云,獲麟于此野,誕靈物以瑞德,奚授體于虞者。悲尼父之坳哭,似實.而非假……”韋表微之《麟臺碑銘》、韓愈之《獲麟解》、杜甫之《幽人》等等,皆廣泛傳誦。唐、宋以來,嘉祥作為“獲麟之地”、葬麟之處,《充州府志》、《曹州府志》、《曹南文獻錄》、諸版本,均有記載?;蛞娪?ldquo;編年”大事記,或見于“名勝古跡”,或著于“藝文”,或記于“建置”,或繪于“圖考”,或載人“碑褐”,內(nèi)容十分豐富。
唐翰林學士韋表微撰《麟臺碑銘》并刻石于麒麟家前。宋時又在麒麟家側(cè)建“西極寺”,明改為“瑞麒寺”。元代孔子五十三世孫孔浩任嘉祥尹三年后致仕,在“麒麟家”西安家,并建“春秋書院”,以為孔子“靈爽必棲于此”,欲世居以供養(yǎng),遂代代奉春、秋祀事。明天啟三年前后,嘉祥知縣方時化培麟家,復麟臺,置香案,并于麟家東起“圣母殿”,殿后起“五圣祠”。時占地千畝,規(guī)??涨?,游人如織,盛極一時。明崇禎十二年在古儲水河上架“麟游橋”。明、清嘉祥行政區(qū)劃中,城東獲麟之地先后名為“獲麟鄉(xiāng)”、“獲麟保”。1940年日偽時期,縣長張中陽監(jiān)修了“麒麟家碑樓”。
嘉祥的麒麟傳說豐富多彩。自“西狩獲麟”以來,在嘉祥民間衍生并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麒麟的動人傳說。相傳麒麟是天上“主管太平”的歲星下凡,在上古時代就來到人間—大野澤。所謂“鳳凰麒麟,皆在郊擬,’棚,即蔽,指大野澤是也。麒麟是一種熱愛和平、講究和諧、仁德高尚的神瑞之尊,一舉一動都講究姿容儀表,“天下太平則至”。嘉祥曾有《麒麟的傳說》小冊子流傳于民間,惜已佚失。流傳久遠、廣為人知的有“天降麒麟的傳說”“西狩獲麟的故事”“牛生麒麟的傳說”“夢麟而生孔子的傳說”“麒麟送子的傳說”“麒麟被獲和孔子‘見麟而死’的傳說”“麒麟家、麒麟臺的傳說”“獲麟集的傳說”“麒麟兜肚的傳說”“麒麟鎖的傳說‘“麒麟李的傳說”等70多個。
嘉祥保有許多麒麟崇拜民俗。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在中國傳統(tǒng)民俗禮儀中,被制成各種裝飾物品送給未成年的兒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至今嘉祥仍存有給小孩佩戴麒麟鎖、穿麒麟兜肚,拜麒麟求子求財求平安等眾多崇麟習俗和活動。由此而派生出的戲曲、民謠、曲藝、舞蹈、建筑、雕刻、刺繡、剪紙等麒麟藝術(shù)經(jīng)久不衰,在嘉祥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且流傳全國乃至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qū),深深影響著百姓的生活,并浸潤到政治、文化、經(jīng)濟等領(lǐng)域。嘉祥有著豐富的麒麟歷史遺存。有“世傳產(chǎn)麟”的麟山、金山麒麟洞,有“廣輪四五十步”的麒麟家,唐韋表微《麟臺碑銘》碑、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進士張九敘斗書“麒麟家”碑、明天啟年立“重修瑞麟寺功德碑”、西狩獲麟之地—獲麟集村“麒麟寺”雕有精美麒麟像的碑座,1928年廣東軍閥陳炯明部第三路軍總司令劉志陸《游麒麟臺有感》碑等都妥善保存。
嘉祥八景之一的“麟渡古流”依然碧波蕩漾。麒麟文化的歷史淵源據(jù)古籍文獻記載、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表明,麒麟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實有動物。(春秋》是公認的信史,以記載謹嚴著稱,“不語怪、力、亂、神”,沒有的事,絕不會捕風捉影。在殷墟中發(fā)現(xiàn)的可識的甲骨文,1700余字里,卜辭中已有“戊卜貞王,麟、駁、歇”句,殷商時期已有對麟圖騰崇拜的習俗,是麟崇拜的肇始之時,亦即麟、麒麟傳說的濫筋。《詩•周南•麟之趾》篇,意“美公族龍種盡非常人也”。《春秋》有“西狩獲麟”,《管子•封禪》有“鳳凰麒麟不來,則嘉谷不生”。可見西周麟崇拜之風漸盛。關(guān)于麒麟現(xiàn)身的文字記載,時見于史志諸書:“黃帝時,麒麟游于郊數(shù)”。“唐虞之世,麟鳳游于田”。“禹時麒麟步于庭”。“成王時麒麟游苑”。“章帝時麟五十一見”等等。但記載均語焉不詳。惟自孔子始,麒麟現(xiàn)身巨野的記載頗為周詳。嘉祥古為大野澤,《爾雅•釋蔽》:“魯有大野”,“魯田圃之常處”,位中國十蔽之首。大野澤林茂草豐、氣候適宜各種動物生存,麟在魯國大野澤出現(xiàn),當是再自然不過了。春秋時,“王道不興”,天下大亂,哀公西狩獲麟,惟孔子識之,并著于《春秋》,且從此絕筆,繼而百家傳記紛紛解說。其出身頗不平凡,《春秋運斗樞》言“機星散則得麟生”,《春秋保乾圖》也稱“歲星散為麟”?!睹娬x》:“麒麟,糜身,馬足,牛尾,黃毛,圓蹄,角端有肉。”《詩•毛傳》:“麟,信而應(yīng)禮,以足至者也。”“麟角,所以表其德也。”《詩•鄭箋》:“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
漢許慎《說文解字》:“麟,仁獸也,糜身,牛尾一角;摩〔麟),牡麒也。”何法《微祥記》:“麒麟者,牡日麒,牡曰麟……許云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棚。”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麒麟位列“四靈”之首。“毛蟲三百六十而麟為之長”,“壽千歲”。講的最全面的要算漢代劉向《說苑》:“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guī),折旋中矩,擇土而后踐,位平然后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zhì)文也,幽閑循循如也。”一副文質(zhì)彬彬、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一舉一動都講究姿容儀表。“天下太平則至”。《太平御覽》引《春秋感精符》:“王者不剖胎,不破卵,則出于郊。”又“王者德化旁流四表,則麒麟臻其囿。”《禮記•禮運》:“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故麒麟在郊蔽。”于是,麟、麒麟便被逐漸神化而成為神異吉祥的瑞獸、仁獸、神獸。可以說,麟是伴隨著儒家仁義學說的闡釋而逐漸被神化的。而儒家學說在中國封建社會里一直處于正統(tǒng)地位,所以,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則以麒麟現(xiàn)身自詡為至圣至仁的明君;而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人民則視麟與被尊為圣人的孔子為一體,企盼會給人們帶來和平、安寧、幸福、和睦和吉慶,從而擺脫邪惡,化解災(zāi)難。于是,先民麟崇拜的習俗流風與現(xiàn)實的心理需求相結(jié)合,美好、神奇的麒麟傳說便伴隨著儒家的“弦歌之化”一起在巨野衍生、流傳開來。以至全國“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并走向了世界。
麒麟文化的意義、價值麒麟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麒麟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特有的神性動物,無論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還是作為物化形態(tài)的,都以其吉祥形象深人到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其象征意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麒麟的造型是鹿、牛、馬、魚等的集合體。這幾種動物從遠古時期就是我國先人崇拜的圖騰。蒙古族、鄂溫克族、赫哲人的鹿崇拜;漢族、納西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溫克族、傣族牛崇拜;游牧民族與游獵民族中如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的馬崇拜;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等民族的魚崇拜。麒麟集鹿神性長壽,牛神圣,馬忠誠、勇敢、高貴,魚富足、美滿等諸動物優(yōu)點于一身,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麒麟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大名片。
麒麟更多地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麒麟素有“仁獸’、“瑞獸”之稱。位列“四靈”之首,就在于它的影響面之廣、之深無與倫比。它龍頭、鹿角、豬鼻、蛇鱗、虎背、熊腰、馬蹄、牛尾……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它是集各種動物的特征精華于一身的集大成者。集中體現(xiàn)了仁愛、吉祥、通靈的精神。它是中華民族大融合、大團結(jié)的象征。由此衍生的麒麟文化,集儒、釋、道諸家,文、史、哲等各科精華,是獨樹一幟的祥瑞文化。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國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體現(xiàn)了大中華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華先民集自然之性德教化社會,提升民族素質(zhì),推進人類文明的具體體現(xiàn)。直到今天麒麟依然受到人們最廣泛的喜愛,深人世人之心。麒麟是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麒麟作為吉祥物,其應(yīng)用范圍之廣,罕有他物可匹。從政治延伸至宗教、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生活等各個方面。如宮廷命名、朝廷賜品,求子與育子,建筑裝飾,服飾佩飾,麒麟藝術(shù),舞蹈活動,贊語與祝詞等。麒麟文化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的精華。傳說孔子是麒麟的化身,所以麒麟又稱“圣獸”,《春秋》被稱為“麟史”或“麟經(jīng)”。孔子倡導的“仁義”精神和“中庸之道”與麒麟“行規(guī)中矩”、仁厚君子的形象相輔相成,麒麟所表現(xiàn)的“仁愛”品質(zhì),正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中說:“仁義起于麒麟,威形發(fā)于龍虎。”傳說中的麒麟品質(zhì)十分優(yōu)秀,形態(tài)莊重,內(nèi)在仁厚,性情溫和,中規(guī)中矩,擇土而踐,酷愛和平……是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相吻合。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貴而不俗,靈而不鈍,蘊含著自強不息、向往盛世、平和可親的精神,更是體現(xiàn)出了大中華風范。石雕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發(fā)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tǒng)治者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仁獸”所體現(xiàn)出的精神與儒家文化講究“仁義”、“中庸”是一致的,所具備的品質(zhì)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弘揚麒麟文化有利于構(gòu)建和諧社會。在人們的心目中,凡麒麟出現(xiàn)的時代,都是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的“盛世”,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非常融洽和諧。它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中的“與人為善”、“待人有禮、進退有節(jié)”是共通的。信息技術(shù)發(fā)達的今天,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必然的趨勢,世界必將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人類大家園。和平與發(fā)展既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也離不開民族文化和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弘揚麒麟文化對于當今構(gòu)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麒麟文化走向世界的趨向性。麒麟文化不僅在國內(nèi)深人人心,而且在全世界的影響也日益擴大。只要有華人或者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方就有麒麟文化。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美里麒麟團每年都專程到中國進行麒麟文化交流;日本友人佐佐木衛(wèi)、小竹大教授分別到嘉祥考察義和團時,專門到麒麟鎮(zhèn)麒麟家前留影,并引以為豪。日本有本精美的大型圖書名為《圣普麒麟的傳說》,麒麟啤酒是日本第一品牌。日本在麒麟文化的探源、挖掘和普及上大有與中國一爭之勢。麒麟文化走向世界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
版權(quán)屬于: 長城石雕廠 (http://www.toiiot.cn/)
版權(quán)所有。轉(zhuǎn)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下一篇:石雕四大天王的廣目天王寓意解析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shù)據(jù)